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资讯 > 销量可观的vivo,恐难赢在“高端”

销量可观的vivo,恐难赢在“高端”

分区:软件资讯 更新:2023-01-15 09:36:18

智能手机赛道的终点是“高端”。自1993年业界公认的智能手机诞生以来,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大浪淘沙,而现在的幸存者,几乎无一例外都步入了“冲击高端”的同一条河流。

值得一提的是,在华为和荣耀相继在市场上让位后,vivo还在2022年的Q2获得了国内销量冠军的称号。此后,vivo的口号也成为Q2 13%的销售份额,在高端手机市场排名第二,在国产手机品牌中排名第一;Q3,出货量全国第一,市场份额提升至20%,领先第二名3个百分点。字里行间,wivo透露出一种踌躇满志的品牌优越感。

但是,这样光鲜亮丽的数据,经不起比较。以2021年为例。当时vivo在中国销售了7100万部手机,营收1433亿元,但利润只占7.4%。苹果手机销量5030万部,营收3290亿元,利润份额67.8%,净利率高达20%。相比之下,不难看出,以量取胜的vivo在营收和利润上与苹果差距甚远。

尴尬背后的原因是其销售皇冠的含金量不足,高端市场份额微不足道。明显的差距显然不会让vivo视而不见,坐以待毙,而是在高端市场反复试探。但或许是基因的缺失,又或许是方法不当,vivo一再冲击高端,似乎vivo也不愿意这样做。

  靠数量取胜,多而不精高端难占位

长期以来,智能手机厂商都在争先恐后地冲击高端,但与苹果手机的高端战略不同,基本上是靠机型数量来支撑市场。

据观察,自近年来美国芯片供应失败后,华为、荣耀等品牌在高端手机市场不再占据优势,其他品牌也开始抢占高端市场,企图分得一杯羹。然而,与此同时,大量新机型也重塑了智能手机的市场格局。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上半年,以华米OV为首的国产手机品牌共发布了51款新品,其中多款旗舰机型售价超过4000元,高端市场细分赛道愈发拥挤。

但vivo在冲击高端的同时依然采取的“机海战术”,在新推出机型数量上,相比竞争对手有着压倒性的优势。据了解,2021年vivo及其子品牌IQOO共发布了49款手机,几乎每个月都有新机型推出。其中vivo主品牌36款,iQOO 13款。

相比之下,同期小米、红米、黑鲨发布了25款手机,OPPO发布了21款手机,华为、荣耀分别发布了12款和23款手机。可见vivo宣称精简产品线似乎是一句空话。

抛开vivo的“机海战术”,其在高端手机市场屡有尝试。然而事实证明,高端是一条艰难的路。即使与苹果相比,华为、小米等科技含量更高的厂商也有些失望。

早些年,vivo甚至被嘲讽为“厂姐机”,并不高端,但却痴迷于高科技产品,尤其是高端产品。

据了解,vivo主打四大字母系列产品,其中X系列为高端机型(折叠屏手机机型设定在X系列、X Fold、X Fold),另外还有S系列、T系列、Y系列,分别主打中端至千元低端机型。

还有一个子品牌iQOO,主打互联网和高端,平均售价略高。但从目前的市场数据来看,vivo最畅销的机型还是中低端机,高端手机存在感不大。

vivo高端产品的实际市场表现,可以通过其智能手机营收的全球排名看出来。虽然近年来vivo在销量上已经将华为、荣耀等国产品牌甩在身后。然而,其智能手机收入的增速并不乐观。

根据Counterpoint发布的2021年智能手机营收数据,2021年五大智能手机营收合计4480亿美元。国产手机中,小米增长49%,oppo增长47%,vivo以增长r垫底

显然,vivo虽然销量增长很快,但整体营收增速并没有上去。这背后,自然是因为vivo注重“性价比”,低端机价格低,高端机贡献不足。

  代表作NEX系列退场,vivo难逃高端折戟命运

此前vivo推出的NEX系列产品就是vivo冲击高端的代表作。然而,2022年3月,vivo突然宣布砍掉负责vivo追求极致和高端使命的NEX系列,由新推出的X系列新品承担。

虽然官方澄清此举是为了让X系列接手NEX,继续完成使命。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可能是vivo再次冲击高端失败的信号。

据了解,NEX系列产品市场表现不佳。比如2020年3月NEX 3S发布后,vivo的NEXseries已经两年没有推出新品了。当vivo的粉丝们翘首以盼他们的升级产品时,他们等待的却是vivo的NEXseries产品将断货的消息。

曾经深受万千人喜爱的vivo NEX3系列产品受挫甚至导致整个NEX系列过早死亡的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产品力不足,难以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比如,据很多网友反映,vivo NEX3的屏幕质量不好。官方声称耗资2亿元定制的屏幕分辨率仅为1080P,刷新率仅为60HZ。和友商的高刷新率高分辨率产品相比,一点优势都没有。

值得一提的是,手机两侧独特的高曲率曲面屏曾是官方宣传的重要卖点之一,但很多用户反馈,容易误触碎屏,导致屏幕体验非常糟糕。

其次,品牌力不足,难以与其他高端品牌竞争。众所周知,vivo的“厂姐机”品牌印象虽然逐渐淡化,但并未根除,性价比标签是其挥之不去、难以言说的“硬伤”。在这样的品牌力下,其“高价低配”在打到高端时也成为了用户的重灾区。

再次,横向对比,vivo高端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还以vivo NXE3为例。上市之初,vivo NXE3在配置、性能、相机图像等方面都无可挑剔。

但随着行业的加速发展,其曾经沾沾自喜的骁龙8.55和6400万像素摄像头、UFS 3.0闪存、44W快充超级快充等配置不再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比如面对几乎同时上市的华为Mate30和P40pro,vivo NEX3的配置、性能和价格都没有优势。再加上其品牌力的短板,用户做什么选择也是一目了然。

除了在曲面屏和5G手机上打高端,vivo在最火的折叠屏手机市场也没有缺席。vivo在“重组”NEX系列的同时,也陆续推出折叠屏手机,再次在高端市场跃跃欲试。

而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折叠屏手机,也陷入了“伪命题”的质疑,至今仍未掀起波澜,似乎印证了这是一个短期内难以火爆的“长尾市场”。虽然各大智能手机厂商同时瞄准折叠屏手机,但折叠屏手机的普及也将面临诸多阻碍。

无论是屏幕折叠需求对相关技术和原材料的挑战,还是售后配套跟不上的实际困难,抑或是关键部件“铰链”动辄数百元的高成本带来的困扰,都是所有厂商在布局折叠屏手机时需要面对的。

因此,业界也对vivo能否轻松解决巨头科技公司都没有解决的折叠屏手机问题提出了质疑。

  技术实力不足,vivo冲击高端难“闯关”

从低端手机市场开拓高端市场无异于网游中的升级,不仅需要玩家的技术,更需要硬核的装备实力。而vivo在向高端市场迈进,却似乎既缺乏熟悉的方法,又缺乏合适的设备。

首先,在品牌和产品定位上,vivo一直追求大而全,所以和同级友商的产品没有差异化竞争,甚至和BBK的oppo以及自有子品牌IQOO有较大重合。

所以vivo手机在用户端缺乏合适的品牌认知度。而这样的基因也一直延续到了vivo布局的高端产品。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vivo接连推出多款高端智能手机,叫好不叫座,用户不愿意买了。

其次,重视营销,忽视技术一直是vivo的风格,这也给vivo冲击高端带来了逻辑悖论。众所周知,明星代言只能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名牌不代表品牌,高价不代表高端。

所以vivo本该用于产品研发的成本投入却用在了营销上。频繁由几个明星代言,频繁出现在热门综艺节目中的营销风格,显然足以让vivo家喻户晓,但也正因为如此,也限制了其在高端市场的品牌形象推广,减少了技术研发的投入。

而且在传统线下渠道逐渐萎缩的时候,vivo线上渠道的布局也处于缺位状态。相比之下,似乎vivo已经打到高端了,只剩下盲目堆料。因为大规模营销和堆砌带来的成本,自然削弱了其盈利能力,也限制了其在技术研发上的沉淀和积累。

众所周知,高端手机必然是技术密集型产品,而vivo的研发投入在100亿左右,与其他玩家相比是杯水车薪。据了解,在vivo研发上的投入一直弱于几大竞争对手。

比如按照雷军的说法,小米2021年在R&D投资132亿,预计2022年170亿。在未来五年,它将在R&D费用投资1000亿元。根据华为官方数据,2021年,华为研发支出为1427亿元人民币。虽然只有一部分用于智能手机研发,但作为华为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华为在智能手机研发上的投入,会比vivo高很多。

由此可见,vivo在高端冲击中面临的挑战,不仅是来自品牌和营销层面的明显压力,还有来自技术沉淀不足和R&D投入太少的潜在风险。

结语

虽然vivo产品整体销量暂时领先,但随着华为、荣耀等品牌逐渐度过调整期,芯片供应等原材料供应链问题通过自研自建工厂逐步解决,小米等品牌继续加强护城河,逐渐在高端市场打开局面。vivo要想保持行业地位,冲击高端也是必然选择。

但在品牌力不足、产品基因难改、核心技术不足等诸多短板下,vivo势必会遇到诸多困难,甚至难以预料的灾难。

vivo想要在短期内扭转局面,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可能并不容易。希望不甘的vivo有朝一日能突破这些难关,继续在智能手机市场守住自己的位置,也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 最新资讯
  • 最新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