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资讯 > 折叠屏手机诞生4年了,为何用的人这么少?

折叠屏手机诞生4年了,为何用的人这么少?

分区:软件资讯 更新:2022-11-27 14:20:57

手机千篇一律的外形让用户感到疲惫,而可折叠的屏幕不仅给用户带来了更多个性化的选择,也为正在寻找新的市场爆发点的手机厂商提供了一种思路。

距离2018年10月玉柔科技发布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已经过去4年。除了苹果,包括三星、华为、OPPO、vivo、小米、摩托罗拉在内的众多手机厂商都相继发布了折叠屏手机,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无论是主流手机品牌还是券商都看好这个新赛道。CINNO Research发布报告称,预计2022年全球市场折叠屏智能手机销量将达到1569万部,同比增长107%;到2025年,折叠屏智能手机的全球销量预计将达到5740万部,CAGR(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66%。

虽然数据呈现出规模增长的趋势,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目前折叠屏手机还是小众用户在使用。“折痕我就不说了。屏幕还是软的。”近日,王女士在社交平台吐槽三星折叠手机。其实在网上搜索折叠手机,可以看到很多用户指出的问题:APP不合适,可靠性和续航能力堪忧,屏幕折痕明显,碎屏维修价格高.以至于王女士花巨资购买折叠手机后,“还得准备一台备用机随时待命”。

 的酷开折叠手机可以充当「主力机」吗?

  国产品牌冲刺高端的机会

受多重因素影响,今年8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录得2015年以来最差单月销量。根据CinResearch近日发布的数据,8月份,国内智能手机销量约为2044万部,比7月份下降7.4%,同比下降26%。

在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同时,形态创新的折叠屏概念正在升温。IDC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国内折叠屏产品出货量超过110万台,同比增长约70%。厂商方面,虽然供货量有限,但华为凭借品牌和产品力仍占据国内折叠屏市场63%以上的份额;凭借强大的价格竞争力,OPPO Find N以18.3%的份额位居国内折叠屏市场第二;三星的Z Flip3和Z Fold3产品已经接近生命周期的尾声,以9.3%的份额排名第三;荣耀和vivo的供货策略相对保守,排名第四和第五。但从折叠屏在全球市场的销售格局来看,产品线最大的三星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从折叠方案来看,目前折叠屏手机有水平折叠、水平折叠、垂直折叠等多种形式,带给用户与传统直屏手机完全不同的体验。

目前华为有三款折叠屏手机在售,并且是唯一一家有三种形态的厂商。其中,Mate X2采用了内置折叠屏的设计方案,是华为折叠手机中唯一搭载麒麟9000处理器的产品。售价18799元,主要面向高端商务人士;P50Pocket采用翻盖折叠屏设计,小巧的设计专注于高端女性群体;Mate Xs2采用外置折叠屏设计。折叠后和常规的大屏旗舰手机没什么区别。打开后屏幕体积达到类似平板的大小。

OPPO和荣耀属于折叠屏的两个极端。前者是小机身,副屏不到6寸,适合日常携带。后者明确提出要让折叠机成为主力机,所以荣耀Magic V的外屏是6.45英寸,是主流直板手机的尺寸。荣耀CEO赵明多次强调,折叠屏进入主机时代的所有先决条件都已经成熟,2022年将是折叠屏整个市场体量快速扩张的一年。

9月底,在第一款折叠屏产品发布5个多月后,vivo迅速迭代出了vivo X Fold的高端版本。当时,vivo产品副总裁黄桃表示,vivo对折叠形态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据记者了解,接下来,OPPO、荣耀、华为等国产品牌的迭代折叠屏新机都将登场,开始进入标杆用户体验的完美产品阶段。Counterpoint Research对可折叠智能手机的最新预测显示,今年全球可折叠智能手机市场将从去年的900万部增长73%至1600万部,预计到2023年可折叠智能手机的数量将增至2600万部。

“目前华为、小米、荣耀是折叠屏手机卖的比较好的,但是货源略显不足。其中华为Mate X2有溢价,荣耀略有溢价,其他品牌基本维持官网(价格)销售。”一位在河北经营61家手机零售连锁店(包括品牌店和总店)的老板通过微信告诉记者。

随着市场主体的参与度越来越高,目前折叠屏手机的价格已经从最初的15000-20000元下降到6000-7000元,但这个价格段仍然远远超过全球智能手机均价的数倍。在国内手机厂商集体冲刺高端市场的背景下,折叠屏手机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明双 摄(资料图)

Counterpoint research副总监齐英男近日通过微信对记者表示,虽然现阶段折叠屏还比较小,但这是国产品牌的机会。“从某种角度来说,5000元在国内的市场空间并不大。如果能做成百万量级,抢占苹果的市场,折叠屏手机短期内价格会在7000元以上甚至更高,所以也面临着苹果Pro系列。目前各大厂商的双旗舰产品策略之一就是折叠屏。在自研芯片方面,OPPO相对走得更远。从这方面来说,我觉得之前的投入会在后续的比赛中得到回报。”

他还指出,苹果短期内可能不会推出折叠屏手机。“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苹果要求单个型号的销量需要达到几千万,所以我们看到mini系列被取消。虽然在我们的预测中,国产手机品牌做折叠屏要做到千万销量还很遥远,但是在国内如果能做到百万销量或者单个销量超过百万台,理论上是可以的。这一方面增加了国产品牌在高端市场的比重,另一方面也发展了大量高端用户,对其他产品有帮助。一旦用户接受Android,接下来可能会有很大的机会使用Android。”

  技术壁垒正被不断打破

与普通手机相比,折叠屏手机产业链的增量空间主要体现在显示屏、电池、铰链三个部分,其中显示屏成本将增加70%,电池、铰链等元器件成本将增加120%。虽然折叠屏供应链布局仍以海外公司为主,但从替代角度来看,国内品牌厂商和第三方厂商在有机发光二极管薄膜封装、铰链设计、应用生态等关键技术上发展迅速,而技术壁垒也在不断被打破,推动折叠屏手机迅速走向成熟。

在显示屏领域,成本增量最大的是柔性AMOLED屏。2016年之前,三星柔性AMOLED产能占据垄断地位,全球市场份额超过90%。然而,目前中国面板制造商如BOE (000725。SZ)、维信诺(002387。SZ)和深天马(000050。SZ)都取得了突破,都具备柔性AMOLED量产的能力。

其中,2022年上半年,BOE以10.3%的份额在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市场排名第二(三星排名第一),在中国排名第一,产品已进入华为、摩托罗拉的折叠屏手机供应链;维诺和深天马在小米和三星折叠屏手机的供应链上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其次,其中一个最关键的部分就是保护玻璃,传统智能手机使用的玻璃保护套已经不能满足可折叠的要求。目前市面上可折叠盖主要有UTG(超薄柔性玻璃)和CPI(透明聚酰亚胺)两种选择。与CPI相比,UTG具有超薄、耐磨、透光性好、强度高等特点。三星,作为折叠屏的第一制造商

至于国产UTG的替代,上个月,长信科技(300088。SZ)在互动易上披露,公司具备UTG的量产能力,已经小批量出货。现有产能和规划建设产能能满足客户未来需求和时间节点要求。

除了长信科技,凯盛科技(600552。SH)也在开发UTG技术。公开资料显示,凯盛科技自2020年开始与核心客户合作开发UTG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通过联合控股股东的子公司中国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发了国内唯一的国产UTG生产技术,具备了从原膜、减薄、加工的全产业链生产能力。

2021年7月,凯盛科技一期工程按计划顺利竣工。截至目前,已通过客户多轮整机测试,近期有望正式商用上市。同时,公司在近期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披露,UTG二期项目厂房已封顶,净化车间建设正在进行中,将根据市场需求投入相关产能。此外,该公司还在开发原始玻璃。关于一次玻璃成型进度,凯盛科技表示,计划明年上半年生产玻璃,逐步升级30~70微米薄玻璃的工艺。

“凯盛科技UTG最大的优势是有原装玻璃,可以进行全流程生产。UTG接下来会在华为发布的折叠手机产品上商用。”一位知情人电话告诉记者。

在铰链领域,铰链是屏幕折叠的关键,需要有至少10万次的开合寿命,重量轻,体积小,稳定性强。目前京燕科技(300709。SZ)和东木股份(600114。SH)在折叠屏手机铰链领域有很大优势。其中,在折叠屏业务中,晶研科技最大的客户是三星。此外,公司还进入了小米折叠屏手机产业链。

因为铰链技术研发难度大,成本居高不下。此前业内称OPPO折叠手机的铰链成本在800元左右,vivo X Fold由于采用航天级材料,成本在1200元以上。那么,现在的成本和初期相比有变化吗?10月14日,OPPO高级手机产品经理周一宝在线对记者表示:“OPPO自研精工准椎铰链涵盖125项专利,最大0.01mm,成本是普通铰链的3倍以上。但是随着技术和市场的成熟,元器件的成本会降低,铰链的成本必然会降低。”

此外,在安卓阵营向高端冲刺的过程中,折叠屏领域的专利积累和不断迭代也给产业链带来了积极的作用。智慧芽数据显示,截至10月14日,国内手机厂商在折叠屏领域积累的专利数量大幅增长。其中,华为、OPPO、vivo和小米在折叠屏领域的专利申请分别超过890、1500、950和550件。

  软件应用将决定

  折叠屏手机能否普及

虽然折叠屏手机未来市场空间继续看好,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折叠屏手机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表面容易划伤,折痕明显,折叠后堆叠较厚,耗电量大,成本高。其中,易损坏、维修贵、维护难是行业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也许对于很多厂商来说,这是增值服务的创收项,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几千元的维护费用是难以承受的。

目前无论是哪个厂商,都无法完全解决折叠屏开合结构带来的相应问题。要达到与常规直板产品相近的水平,还需要行业实现大幅技术升级。

如果说硬件是折叠屏手机发展的基础,那么软件应用的体验则是决定折叠屏手机能否普及的关键。rel

在早期的产品中,用户看到了很多不成熟的方案,比如一些应用打开后并没有快速切换到全屏,甚至用户还要拉伸填充界面,大部分ui并没有为开屏状态设计更多的用法。对于用户来说,这些糟糕的体验无疑会劝阻很多人购买折叠屏。

不过目前各大厂商已经开始重视软件优化。据vivo介绍,自2020年以来,vivo积极推动成立“金标联盟”,并率先制定了一套行业标准,进一步规范移动智能终端的生态环境。今年8月,vivo联合众多厂商发布《大屏适配白皮书》,让庞大的应用开发者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加入折叠屏的大生态,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软件生态和适配。目前vivo X Fold已经实现TOP 5000 APP兼容,200 APP键适配。

另一方面,荣耀与第三方厂商、行业合作,构建折叠屏生态,为用户带来TOP100应用100%大屏适配、TOP1000应用90%大屏适配的规模优势。

周一宝表示,目前OPPO ColorOS在TOP1000折叠屏的应用适配率已经达到了85%。他还举了输入体验的例子。OPPO调研发现,折叠屏用户使用折叠屏手机的高频场景是社交、办公、娱乐,这些场景对输入体验要求较高。正因如此,OPPO ColorOS人因研究团队与湖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合作,为折叠屏产品定制输入法。

在看似简单的自定义输入法背后,周一宝透露:“我们的联合研究团队进行了1700多次实验,通过对数百位使用折叠屏的折叠屏用户的操作方式进行精确测量,最终得出了拇指触达区域的极限曲线,设计出了目前最适合折叠屏和大屏双手输入的分离式键盘。”

但是,如何让更多的应用更好的展示在大屏幕上,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持续的投入。

“对于折叠屏手机,最早的产品可能是为了突出自家产品的R&D能力,追求大屏。未来可能真的要考虑如何完成大屏生态了。这是一个新兴的生态,国内品牌和国内供应链有充足的时间共同成长,开发关键零部件。未来产能的主动权可能在我们手里。”齐英男说。

万联证券认为,柔性屏经过技术革新,厂商产能扩大,产品良率提升,边际成本降低,市场上品牌覆盖不断丰富,价格不断下移,出货量不断增加。预计未来随着推广力度的加大,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谈及折叠屏手机的具体爆发时间表,齐英男认为,折叠手机将率先降至600美元左右,与中端直板手机展开肉搏。“目前我们能想到的最快时间表是2024年,品牌很可能是三星。三星已经宣布计划在2024年推出其A系列可折叠产品。考虑到A系列的最高价格在600美元的范围内,预计它将成为有史以来最便宜的可折叠产品。”

但在周一宝看来,折叠屏和直板机并不是相互替代的。“折叠屏可以带来创新的体验和使用场景,可以为用户提供直板电脑之外的更多选择。”

  • 最新资讯
  • 最新软件